6月27日是個神奇的日子,在這之后的兩個星期里,盡管上層從雙降開始接連推出一系列救市措施,但A股呈現一派“爛泥扶不上墻”之勢依舊暴跌,繼而帶動著整個亞洲市場全線下挫,小編歷歷在目的是,6月29日收盤,日本跌了2.88%,臺灣跌了2.39%,就連一再以“機制健全”自居的香港也跌了2.61%。這么個跌法,不單散戶紛紛吐血,就連商業(yè)大佬也表示“扛不住”。當然,首先要“發(fā)言”的當屬柳傳志,他的聯想控股,上市第一天就被大削一刀,就連他自己也笑道:碰上這種股災,當天就“破發(fā)”!
很多人問柳傳志,為什么選擇香港而不選擇A股。他說,聯想今天如果在A股上市的話,我相信市盈率會高得多,因為國內朋友可能會更加了解聯想,知道聯想的品牌,股價會高。但是我們選擇香港上市,因為我們覺得香港股市更加規(guī)范、透明,使我們工作、業(yè)績會和股價有密切關系,而不會由于其他因素使得我們的業(yè)績和股價脫鉤。
從這段話我們能夠讀出柳傳志的幾點意思:
NO1.泡沫太犀利
柳總何嘗不知道A股的泡沫有多犀利,而泡沫何時崩潰柳總自然難以預料,所以兵行險招還是最好不要。結果事實證明,柳總確實不愧為老江湖,當下A股的表現即使聯想控股上市成功,未來一段時間的股價也不會好看,也許還要背上圈錢上市的罵名。
至于A股泡沫至今已是老生常談,就在雙降出來當天,正在英倫金融《投資新思維高峰論壇》作為主講的原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、亞太區(qū)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先生,得知雙降消息便立即對在場觀眾表示:透過拉抬股市,支撐經濟的企圖非常明顯,現在股市泡沫越吹越大,但經濟狀況無法支撐股價,而當“無限膨脹”市場預期一旦無法滿足,結局只有一個,那便是泡沫的爆破。
NO2.搏擊國際經濟浪潮
聯想志在國際化,聯想控股底下的實業(yè)基本都是賠錢的買賣,真正賺錢的是聯想之星、君朕資本和弘毅投資,都是典型的投資業(yè)務,特別是聯想之星,除了在國內投資43億以外,還在國內投資16個項目,總額也達到6170萬。所以志在國際化的聯想控股必須通過上市給自己樹立形象,同時,能更為深切體會如今面臨的國際經濟漩渦!身邊選擇就是香港。
柳總在此時選擇上市更是代表為了將事業(yè)長久做下去而迎難直上、勇于同經濟風浪拼搏的決心。如今中國股市泡沫的根本原因便是實體經濟衰弱,而上升到世界層面,英倫金融《投資新思維高峰論壇》的另一主講、英倫金融研究部首席顧問、香港三大金匯名家之一蘇子先生則表示:全球經濟無人獨善,而且目前環(huán)球金融市場正深陷漩渦,債市的風險如箭在弦,美元強勢同時也為非美貨幣帶來壓力。所以我們能夠看到,環(huán)球大趨勢的嚴峻時期,在柳總眼中無疑是企業(yè)的磨礪期與上升期,待到全球經濟回暖,柳總這支秣馬厲兵勢必異軍突起。
NO3.實干為本
像柳總這樣實力的企業(yè)家,算是行業(yè)大佬級別,也不可能去搞什么邪門歪道,比起說假話還真玩不過A股這些公司,所以人家也根本沒這打算,如果不說假話在A股其實是吃虧的,但是柳總走的是實體經濟路線,話中的意思,無外乎要真正從企業(yè)的效益上說話。同于6月27日,在英倫金融《投資新思維高峰論壇》上,主講之一、國務院發(fā)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張岸元博士就對此表示:實體經濟才是發(fā)展的命脈,而投資者在參與投資時,也應該看見實體經濟的重要性,如今國內最重要的實體金融戰(zhàn)略政策莫過于“一帶一路”。“一帶一路”將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、多邊機制,形成行之有效的區(qū)域合作平臺。由于“一帶一路”是實體實施性政策,所以并不流于形式主義。它將主動地發(fā)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,共同打造政治互信、經濟融合、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、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。
張岸元博士表示:“一帶一路”帶給投資者的,可以說是“危中有機”!因為受惠于“一帶一路”戰(zhàn)略的項目,往往是極具投資潛力的選擇,但又由于政策方針與真實回報具有一定差異性,想要尋找真正具備豐厚投資潛力的項目,必須先對政策有著更深入的了解。張博士表示,對“一帶一路”不能抱有過于投機與跟風的心態(tài),而是應該關注產業(yè)的長遠發(fā)展能力,并且具備地區(qū)性甚至于世界性的競爭力,因為“一帶一路”惠及項目有著不可排除的風險性,包括地緣政治與宏觀經濟的結構性風險。但是,也請投資者朋友莫要喪失信心,整體而言機遇還是大于挑戰(zhàn)的,所以身為投資者應該緊跟政策大方向,緊緊把握好“一帶一路”帶來的投資先機。
一帶一路“危中有機”!
對于投資者而言,基于“一帶一路”的“危機并存”局面,選擇與“一帶一路”沿線產業(yè)與國內需求契合度高的投資產品是最為合適,也是最能給投資者帶來利益的。因為其一,產業(yè)受到政策扶持,整個產業(yè)鏈擁有極其長遠的發(fā)展能力,其二,地緣政治與宏觀經濟都無法打擊此類產品較為穩(wěn)定、流動的獨特屬性。
而另一方面,我們還應該注重投資產品的抗泡沫屬性,所以其必須具有自身流通價值和市場價值。像股票這樣,把個股膨脹成本益比達到數百倍的一個個氣球,就絕對不是散戶的首選。
那么我們縱觀各類投資產品,有哪個具備以上這些特質呢?其實,近來因石油輸出國組織(OPEC)打壓價格而受到國際投資者青睞的投資產品——原油就同時擁有了這三個優(yōu)點。
首先,國家大力推行的“一帶一路”金融戰(zhàn)略中,沿線國家資源稟賦和國內經濟發(fā)展需求有很高的契合度,而“一帶一路”涵蓋的中東地區(qū)國家所富藏的原油資源,使得現在成為中國原油市場加快發(fā)展的最有利時機。
其次,原油除了是能源產業(yè)外,更是化工產業(yè)。它為農業(yè)、能源、交通、機械、電子、紡織、輕工、建筑、建材等工農業(yè)和日常生活提供配套和服務,原油為目前流動性最大的交易產品,其流動性良好和價格透明保證了良好的實體經濟活躍度,而實體經濟足夠活躍則可有效對抗經濟泡沫的產生。
最后,原油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商品,幾乎不可能發(fā)生單一操控價格的情況,投資者可在全球開放性市場的公平環(huán)境下進行交易。這使得原油為泡沫之下的投資者帶來極具潛力的投資方式。其實,去年底原油出現大幅超賣,若在當時以低位42美元,運用1000美元買入一手,以現在水平則可以獲利逾18000美元,回報率近1800%,即18倍回報,可見回報之巨大。
如想了解更多英倫金融《投資新思維高峰論壇》三位頂級嘉賓的精彩內容,索取講義或視頻錄像,或是了解更多下半年原油價格走勢問題,皆可登錄英倫金融官網LLG9999.com或致電客服熱線4000761167。